查看原文
其他

粤港澳大湾区怎么搞?刚刚马化腾周其仁樊纲提了这些建议(直播进行中)

2017-06-20 楼校长 买房之前


这可能是粤港澳大湾区截止至目前最重磅的论坛。


今天上午,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论坛于香港召开,是首个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主题的高峰论坛。针对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问题,百余名政商学界知名人士建言献策。


该论坛由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主办,腾讯公司承办,广东省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参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指导。


今后粤港澳大湾区将如何规划,或许你可以从此次论坛里找到不少有用的信息。以下是楼校长实时提炼整理的论坛演讲重点,全是沉甸甸的干货~(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论坛实时直播)


嘉宾名单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朗润资深讲席教授周其仁、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系教授李泽湘、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庞川、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高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大疆科技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汪滔、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卫、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新世界发展执行副主席兼总经理郑志刚、恒基兆业地产集团副主席李家杰博士、美国旧金山湾区委员会经济研究所资深总监肖恩•伦道夫、日本太阳经济会代表理事山崎养世




1

8大重点


在阅读详细内容之前,先看看楼校长为大家提炼的这8个重点:



  •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也是千年大计

  • 广东的自贸区可以与港澳先结盟

  • 粤港澳三地政府要合作不要竞争

  • 大湾区应鼓励创新,用政策吸引留住高端人才

  • 香港抓了一手好牌,粤港澳大湾区有三大优势

  • 政府应主动出击,香港是吸引国外企业的窗口

  • 使港澳居民在粤港澳大湾区享受同等待遇

  • 湾区周边要有非常好的大学,提供基础研究






2

三大嘉宾重要观点


马化腾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1

腾讯的发展离不开粤港澳大湾区


我们在1998年深圳创立,刚刚过去4天已经成长成香港的龙头股之一。腾讯有2/3员工在粤港澳,香港是我们走出去的窗口。


今年两会我从身处广东、毗邻香港的角度,提交了《关于发挥协同创新优势打造粤港澳世界级科技湾区的建议》。


2

粤港澳大湾区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香港回归20周年和港珠澳大桥开通之际,粤港澳大湾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3

香港抓了一手好牌,粤港澳大湾区有三大优势


最近五六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企业正在赶超全世界。这反映了未来发展的趋势,软件硬件服务缺一不少。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着三者的优势,整个大湾区培育了华为、中兴、大疆等优秀企业,有非常好的基础。


注:粤港澳大湾区是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


珠三角号称世界工厂,从过去的传统制造到现在的智能制造,诞生了格力、美的、oppo、富士康等代工厂。



4

政府应主动出击,香港是吸引国外企业的窗口


全球十大市值的企业近半年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之前是能源和金融,最近半年市值最大的企业有7家科技公司,中国有两家,阿里巴巴和腾讯。


发展大湾区要更重视发展科技,这将成为内地企业走出去的窗口,国外企业走进中国的重要桥梁。国家多主动争取政策,给予大湾区更多政策,帮助企业走出去。


香港对于海外是非常能适应的,政府应该主动出击,香港能吸引到更多的企业进驻。政府有更多时不我待的态度,政府搭台,企业就能更好在舞台上发挥。



5

大湾区应鼓励创新,用政策吸引留住高端人才


粤港澳大湾区应当鼓励创新,形成产学研一体,留住高端人才。比如实施湾区人才计划,推出优惠政策、高科技人才绿卡、个税补贴等等。让港澳高端人才在大湾区工作生活,跟在港澳时候一样。



6

三地政府要合作不要竞争


三地政府应成立常态协调机制,更多敞开心扉,改变竞争心态,化为合作心态,共同发展,向海外要人才要发展


港珠澳大桥即将通车,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一个闭环,刚才省长说了明年初步通车。


祝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中国世界级湾区。




樊纲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报告联合课题组负责人


1

粤港澳是中国最大湾区,也将成为世界最大湾区

目前中国没有更大的湾区,跟世界现有的各大湾区对比,粤港澳大湾区的面积和人口体量也是最大的,是名副其实的“China great bay area”。


不过在各大湾区中,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均GDP比较低。不过我们有梯度优势,香港澳门高收入、深圳珠三角城市中等收入、内地低收入。



2

粤港澳大湾区面临两大转型



①从单一的城市向城市群转型;


房地产市场的两极分化,大城市房价暴涨,中小城市卖不出去房子。国家鼓励中小城市发展,但人口走了,都去大城市了。大城市正在形成城市群,就是各大城市互联互通,享受相同的政策,共同发展。


未来,中国单一城市也会陆续向都市群转型,中国将会有若干个1亿人囗以上的城市群。



②金融服务向科技创新的转型


从原来的金融中心(香港为代表)、服务业中心、制造业中心,向科技中心转型。


粤港澳大湾区如果要发展得好,整个区域需要推动创新驱动与都市转型。当下全球金融中心均在向“金融+科技”中心转型,例如伦敦,新加坡等。香港怎样向科技转型,与大湾区地区实现更好的互联互通是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


这不是说否定过去的金融中心、否定过去的制造业中心,而是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中国的发展,都需要更多的科技创新创造。



3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也是千年大计


这是从国家布局角度进行的,城市群城市带的布局。一是最近提出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二是提出雄安新区的概念。雄安新区提的是千年大计,我们这儿(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应该说也是千年大计,具有千年的伟大意义,对国家发展具备重大意义。


中国要进一步开放和融入世界,粤港澳大湾区就是重要窗口,香港是门户。



4

广东的自贸区与港澳先结盟


广东的自贸区前海、横琴、南沙,可以与香港、澳门接轨,结成联盟,先试先行,接下来再在大湾区进一步扩大实施。



5

目前制度上有些障碍,对中央的政策建议



①希望中央政府能把国际级实验室落户湾区,让科技资源能够在这里聚集

②使港澳居民在粤港澳大湾区享受同等待遇。

③粤港澳大湾区其实不是互补,最好的办法是混合起来,大家聚在一起互相碰撞,相互利用优势,真正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共同发展,实现科技创新转型的概念。



周其仁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朗润资深讲席教授


1

创新的2个关键字:密度,浓度


中国是个大国,喜欢大,大当中没有密跟浓,就不会变强。越大,就要越注重浓度跟强度。


现在关于湾区有很多的讨论,非常有希望的一块热土,用占比0.6的土地面积,创造了13%的中国GDP。



2

要了解创新的不平衡


如果我们观察创新现象,就知道它非常不平衡。首先在人口里不平衡,参与创新与享受创新的人口之间极不成比例。更有意思的是它在空间上也极不平衡。对整个人类、对世界、对人类生活发生重大影响的创新活动都发生在很小的区域。整个区域与整个世界的地理范围不成比例。


比如硅谷在地图上就是一个点,在旧金山大湾区里,它也是很小一个点,这个点里面发生的活动,创造出来的观念跟技术模式对整个世界有压倒性的影响。以色列有一本书,叫《创新过度》。一个比北京还小的一个地方,总出口54%创新产品,10%创新人口占劳动力。国度比较小,谷歌地图上显示很紧凑,没有分布到以色列其他地方。



3

深港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是很大的支持


据全球创新指数发布,中国大陆22名,比去年前进3个名词。香港地区是16名,加到一起对我们今天讨论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很大的支持。


有一个很有趣的指标,深入到国家里看创新在哪里发布,按照其申报的专利数排序,第一是东京,第二位是深圳和香港,第三位才是旧金山。



4

从想法到产品,需要一些条件


一方面要容忍有新的想法,不能嘲笑跟压制,要有宽容度;想法从冒出来到成熟,需要互相激荡,天才都不是孤立发生,没有一个生活在孤岛上。有一群厉害的头脑,要有积极的互动,互相的挑战和切磋。这个环节如果没有,或者浓度不够,很多想法会消失。


另一方面要动脑动手并存,要有这两种天才高密度的聚在一起。还要有技术,财务,金融等条件同时存在。



5

让“群”高频互动起来


群的概念,是要有共同的爱好、价值观和氛围,不同的要素要有高频度的互动,密度和浓度是让创新发生的关键词。但密度够了不等于浓度够了,他们动得如何非常重要。



6

要熬锅浓汤集合所有要素


要想有浓度,首先要吸引人们为解决重大问题来工作。中国很多大公司都在硅谷,为什么还要有大湾区。全世界现在最好的创新,对于世界来说还是不够。对于世界级的问题,还没得到解决。全人类能不能过上好日子,12亿无用电人口的问题还没得到解决。


70亿人能率先过上好的生活,资源能不能承受,环境能不能承受?这都是世界级的问题,世界级的问题,才需要新的世界级湾区来解决。


另外要有脱维的思维,很多事不是做好计划才去实施的。思维如果不突破,是很难创新的。深圳、香港都并非靠计划经济搞出来的,港深之间有一个最重要的精神支援,在认识论上是探索与闯的精神,这对打造世界级湾区很重要。


当集齐了所有要素之后,还要增加浓度。因为互动还不够,目前我们成功的例子都是互动的结果,都是利用一个地方所有的长处结合到一起的。比如腾讯,深圳大学附近创办,上市在香港,有大量的员工,还有微信部门在广州。这些个例的点已经有了,但是远远不够多,解决的办法就是增加这之间的互动。



论坛:共建中国的世界级湾区

主持:陈伟鸿,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主持人
嘉宾: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高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新世界发展执行副主席兼总经理郑志刚、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朗润资深讲席教授周其仁



问题1:粤港澳大湾区需要创新的思路和模式,怎么实现创新发展?


张磊:在创新进入2.0时代的时候,湾区应该是基础科技基础科学的创新,跟传统产业融合的创新



问题2:香港企业家在粤港澳大湾区看到的痛点难点和吸引力


郑志刚非常好的机遇和机会。整个产业链有孵化,在佛山、深圳。人才凝聚力很重要。


大湾区最重要的是保留华南的文化,精神的凝聚力,在湾区里面展现软实力。可以建立华南文化博物馆。



问题3: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点及痛点?


周其仁:湾区概念很重要。行政区划和经济发展之间无法咬合。深圳就是这样,大规模发展但土地就不够,比如华为去松山湖。要有序超越行政区划的发展,要突破原来的,不能只在地域或者边界内发展,要释放出来,不然就会受到阻碍。


政府改革很重要,跨政府协调机制。不要一开始把边界画的太清楚,要结合以后实际的发展。



问题4:粤港澳大湾区需要解决的痛点?


张磊:湾区周边要有非常好的大学,提供基础研究。深圳香港两地大学研发资源联合在一起,把世界优质资源引入湾区;

企业家精神,创新不怕失败,做好准备,风险投资引进;

人才流动机制,三地之间人才物理上的障碍要解决,比如交通居住;

利用两岸三地资本市场,把产学研结合起来创新,打造好的生态.



问题5:已有16家全球500强企业,还有什么痛点?


马化腾:和其他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有很大的不同:一国两制,文化差异,现在在不断融合的过程中,难度更大,还得再调整。有些年轻人无法了解整个湾区的市场和机会,有些人还有抵触情绪,以为香港的机会分给外来人员了。这方面有很大的矛盾。这就是为什么粤港澳青年营的举办。



问题6:两地青年的交流,彼此认知和了解会如何影响大湾区


郑志刚:在香港创业的瓶颈就是租金贵,很多人去了广州深圳开公司,做香港的生意。可以在大湾区内创办孵化区,鼓励青年创业,共同利用周边的优势孵化文化产业。打造文化软实力,知识产权最重要。



问题7:如何有效推动大湾区?


郑志刚:做文化硅谷区,吸引大湾区和国际人才创业,保持文化软实力。保持浓度。


张磊把湾区打造成中国的科技创新2.0和IFC。


马化腾:大湾区能成为科技人才的生态圈,具有世界影响力。科技和文化艺术融合才更有生命力,腾讯其实更多收入是在文化产业,这两方面都会支持。


周其仁:湾区内差异很大的元素,要多来往多碰撞多合作多积累。


辛苦整理,有用请打赏


目前买房之前各区域群已建立,欢迎各位意向购房者和业主私信楼校长(lou_xz)加入。



往期文章回顾

深圳未来最牛十大产业区曝光

深圳今年要供应4.5万套安居房

疯了!香港一个停车位竟卖到452万

深圳最大旧改白石洲规划曝光!1.5万套房

惠州狠限价,新房备案价不得超1.5万/平

香港萧条靠河套救?港人担心被深圳领先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论坛实时直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