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是所有的动物都需要一个主人

如是大牛哥 第五十六区 2023-01-04

或许,现在已经到了跟“房间”说再见的时候了。

社会上有一句话叫“管好你自己就行了”,朋友们肯定并不陌生。上小学的时候,看不惯特殊家庭子女的做派。老师说,管好你自己就行了。上班以后质疑领导处事不公。同事劝我,管好你自己就行了。小区业主群里为大家的利益发声呼吁,突然角落里飞出一句,管好你自己就行了。在饭桌上发表一些不合时宜的看法。一直埋头吃菜的某位剔着牙说,管好你自己就行了。是啊,管好你自己就行了。这TMD真是我最反感的一句话。因为它让我们逐渐失去关注公共事务的兴趣。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总爱说“管好你自己就行了”?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真的仅仅是在告诫你要自律还是别有深意?中国人最讲究说话听音。“管好你自己就行了”这句话在不同的环境下,至少会有四重含义。首先,是在告诉你,这事儿轮不到你指指点点,别不知好歹。其次,提醒你想想清楚自己有什么问题。第三,如果你不会管好自己,就会有别人管你。第四,这事,你管了也没鸟用。所以,“管好你自己就行了”的本意是让你不要多管闲事。并且还带有一种浓浓的警告意味。即,如果你不能管好自己,就会有人出面管你!一般情况下,听到这句话的人会感觉已经被亮了“黄牌”。然后忙不迭的检点自己的言行,删除那些讨人嫌的“质疑”。然后变成大家公认的“合群儿”的好人。


但如果你仔细想一想。“管好你自己就行了”这句话虽然表面上在提醒你进行自我约束,其实是要求你不断的向某一个标准答案靠拢。凡是主动服从,符合标准答案的,都属于懂规矩识大体。凡是不能或者不愿意管好自己的,可能就会有人出面指导你如何“管好自己”。当你开始主动做到不听、不看、不评论,并且终于有机会教训别人“管好自己”的时候,你已经潜移默化的完成了“服从性测试”。你的大脑,成为了禁锢你的枷锁。

我小时候是养过猫的。北京养猫分两种。一种是散养。猫儿可以自己出门溜达,饿了就回家吃饭。有时候十天半月不着家,回来时候带来个女朋友。还有一种是家养。这样的猫儿从生下来就没有离开过这几十平方米的房子。吃的东西也不会有什么品牌猫粮。剩饭剩菜一样吃得香甜。这种猫儿养大以后,就算开着门也不会越过雷池半步。在猫儿的脑子里,屋子外面的世界是混乱和可怕、寒冷又饥饿的。因为可怕的疾病,每年会死掉无数条猫命。只有依偎在主人身边才是安全的、富足的。就算哪天主人兴起,想把猫儿抱出去晒晒太阳。猫儿也会疯狂的反抗和哀求:主人这是怎么了?难道主人不爱我了么?我到底是哪里做错了?自由,对于在封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猫儿来说,是一个非常恐怖的词儿。“圈养”动物的秘诀就是,要训练动物的自觉性。


在家养宠物里,自觉性最强的就是狗子。据说狗子是从狼驯化过来的,但早已经没有祖先的“野性”。在狗子的世界里,每一条狗都应该有一个主人。脖子上的铁链是主人给予的嘉奖。没有主人管的都叫“野狗”。所以,摇尾巴是每一条狗子的必备技能。虽然无法像猫儿一样,靠甜美赢得主人的喜爱。但狗子有两大绝招是猫儿不具备的。第一是舔,第二是忠。在狗眼里从来是没有什么对错的。主人的意愿即正义,主人的命令即目标。更何况,主人还可以每天定时放狗子出去溜溜。这待遇,绝对会让狗子觉得自己才是当家红宠。而狗子,也是最乐意接受自我约束的动物。经过训练的狗子,总会用眼角的余光观察主人的一举一动。狗子可以做到憋住大小便,可以对同类的召唤视而不见。总而言之,一切以主人马首是瞻。这样的狗(nu)(cai)使起来才顺手。

我小时候还养过一种叫“面包虫”的小东西。这种扭曲的软体动物非常容易喂养。扔过去一把麸皮或食物残渣,它们就会欢天喜地。偶尔忘记了喂食,它们可以连自己的屎都吃。关键是这种东西并不需要多大空间。一个黑暗的塑料盒子就可以支撑起它们的整个世界。面包虫本身虽然丑陋,但胜在营养价值高。无论是喂鸟、喂鱼,甚至是喂蝈蝈都很合适。这货体内脂肪含量高达30%,几乎生来就是饲料的命。要不是看在这东西身上还有点油水的话,谁会有闲工夫养着它们。虽然很多人都养过面包虫。但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是这样一群贱货的主人。至少我没见过谁会一条一条的给面包虫起名字。


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动物都适合“圈养”。例如麻雀,北京话叫“老家贼”。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上幼儿园的时候。邻居抓了一只麻雀,装在一个小笼子里送给我。我在麻雀的旁边放上米饭粒和水。但麻雀连看也不看一眼,只是一声一声的叫。第二天早上,我起床再看麻雀的时候,那个小小的身躯已经僵硬了。麻雀整个头的羽毛都沾满了血。它是活生生的在笼子上撞死了自己。我的父母安慰我说:“老家贼气性大,养不活的。”他们告诉我,麻雀如果被关起来就会很生气。它就会拼命挣扎。要么逃出牢笼重回蓝天,要么结束自己的生命。从那时起我便知道,有些鸟注定是关不住的。麻雀注定是大自然的精灵。它们没有漂亮的羽毛,也没有动听的歌喉。但它们的每一片羽毛上都闪烁着自由的光辉。哪怕是栖居在屋檐下、树丛中,以草籽为食、雨水为饮,它们也从不会希望有“一个主人”;而是不自由,鸟宁死。

2015年的一部奥斯卡电影《房间》征服了无数人的心。影片从一个小男孩的自述开始。他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对这个房间里的每一个事物打招呼,包括椅子、衣柜、马桶、电视等等。在他生命中能看到的仅有这些一成不变的东西。5岁男孩杰克从出生就和母亲乔伊被囚禁在一个不足10坪工具间里相依为命。他从出生一直未见过外面的世界,对他而言“房间”以外的世界就像外太空一样未知。他甚至分不出动画片里的角色和真人之间的区别。他也不知道落在天窗上的枯叶为何物。尽管非常艰难,母亲乔伊还是尽量为杰克创造出安全的生活空间。她为杰克精心编造了一个虚幻的外部世界。并使他相信,只有在这个房间里的一切才是真实的。


为了解救自己的儿子,乔伊第一次给儿子讲述了外面真实的世界。而杰克却认为母亲是在欺骗自己。他很喜欢眼前的温馨。乔伊讲述了自己被拐骗和囚禁的经过。而杰克只感觉这不过是母亲讲的一个无聊故事。乔伊对儿子说"你已经五岁了,应该帮我一起改变现状",可儿子却说"我想回到四岁"。

最终,杰克还是在母亲的劝说下,装扮成“尸体”并成功逃脱。他终于看到了母亲描述的世界。树木、铁路、房屋……没想到外面的世界竟然这么大。而当他再次和获救的母亲仅仅相拥的时候,问出的第一句话却是:“妈妈,我能回那个房间到我的床上睡觉了吗?”这句话让无数人顿时落泪。是什么样的魔鬼夺走了一个可爱孩子的童年。


孩子可以很快融入社会,作为母亲的乔伊却很难摆脱过去的阴影。影片中杰克带着母亲再次回到他生活了5年的小屋。已经品尝过自由的味道的杰克,终于理解母亲说的:“这个房间只是世界的很小一部分。”影片的最后,杰克逐一和他的过去道别:"再见盆栽,再见椅子1号,再见椅子2号,再见桌子,再见衣柜,再见天窗。”最后,他对依靠在门口的母亲说:“妈妈,跟房间再见吧。”

这是一部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电影。虽然杰克最终获救。但还有更多人,其实依然被囚禁在大大小小不同的“房间”中。所不同的是,有的人向往更广阔的世界,有的人则是满足于眼前虚幻的安全感。对于他们来说,“管好自己的事”,获得眼前的温饱比什么都重要。就像我以前文章里说的,如果你从没接触过文明,就会认命丛林。而痛苦不会让人变聪明,只会让人变得更傻,更没有独立的人格。而如果一个人失去了独立意识,那他最迫切的需求就是给自己找一个主人。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的形容:法国大革命前,人与人之间变得麻木不仁,相互孤立,陷入自己狭小的空间内,对于公共事务和他人不闻不问。就算看,也是围观与看热闹。所谓的原则、操守、人格,常常被抛诸脑后。人们并不是对于社会陈弊没有意见,而是仅停留在抱怨的层面。一旦有机会,自己愿意也成为既得利益者。这种状态下导致整个民族萎靡堕落,人就会生出消沉的感情。它使人们的思想从公共事务上转移开,使他们一想到“改变”,就浑身战栗,只有XX制度能给它们提供秘决和庇护,使贪婪之心横行无忌,听任人们以不以之行攫取不义之财。


但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需要一个主人。如果你不希望以后只会“管好自己”,而对公共事务完全无感;直到有一天也坚定地认为2+2=5,且必须等于5。或许现在已经到了走出“房间”,勇敢和过去说再见的时候了。


~END~

最近三篇原创文章

这不应是我们的“软肋”,而是我们的“逆鳞”!

换个角度看世界杯上日本队的“亚洲奇迹”

吃屎还要区分凉热吗?!


请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的公众号

求是大牛哥

wgct-001

提示:鉴于不言自明的原因,请还没有加好友的朋友添加好友。请勿重复添加。你若不离我便不弃。


本文系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图片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好的内容可以分享给朋友哦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wgct-002


大牛哥精选原创文章

1

假如你是那个屠龙少年……

2

我们可能正在面临一场难以承受的危机,但遗憾的是我们还一无所知

3

走出奴役,从出埃及到俄乌之战

4

所谓的愚蠢,就是看不到别人的灾难和自己的联系

5

俄乌之战的反思:一个人的改变,从愿意接受真相开始

6

让7亿农民重回公有制?你这是在玩火!

7

神秘的凯勒奇计划,阴谋论还是大预言?!

8

两千年前,我们和西方早已分道扬镳

9

中国历史转折,一场流氓战胜规则的悲剧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

欢迎点赞、在看和转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