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闻不会死,媒体才会死

chuzhaoxin 衣者褚
2024-09-05

几日前写的《“新闻已死”的谬论可休矣|新闻实战》(点击蓝色标题即可阅读)一文,阅读的人不多,但也引起了一些争议。

部分争议,源自发起争议的人根本没认真读或读不懂我的文章,所以没有回应和讨论的价值,部分则将讨论延展到了新闻价值的话题上,正好是我“重新定义新闻”时要写的一个话题,值得回应并延展讨论一下。

写小说的王继老师转发《“新闻已死”的谬论可休矣|新闻实战》一文时说:新闻不为人知,就不是新闻,即使客观存在,但它的全部价值在于人知。金矿客观存在,但不被人发现,它就毫无价值。新闻和金矿一样,它的主体是人。在中国,人非人时,别说新闻,人性、道德……都在渐渐死去。

难得,文学圈的人会来关注这个关于新闻业务与理论的文章。不过,讨论新闻理论和业务显然不是擅长写小说的王老师的长处,但是,王老师提到了新闻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新闻价值的问题。

新闻不为人知就不是新闻?在我这个如今只能将关注社会的热情转移到琢磨新闻理论的前媒体人看来,新闻不为人知也是新闻。

用刚装了工业油的油罐运输装载食用油,这个事情只要发生,就是新闻,不管有没有被记者发现、有没有被媒体报道。这个新闻,不管有没有被记者发现、有没有被媒体报道出来,其对人的影响已经发生了,吃了这些油的人已经受到了影响,哪怕他本人并不知道自己吃了这样的混装油,他的健康已经客观受到了影响。

如果我们把油罐车事件当做观察样本就很容易发现,新闻是客观存在的,不管有没有被发现有没有被报道出来,其对人的影响已经发生。正是因为有这些前期已经发生的对人的影响,才使得这个新闻有后期的传播价值。如果没有前期这种不需要媒体报道就已经客观存在的对人的健康的影响,那后期的传播价值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失去传播价值。

比方说,油罐车装载的食用油对人没有任何危害,那这个事情不管有没有媒体报道就都可能不是新闻,也没有传播价值。所以,一个事件本身是不是新闻,与有没有被报道出来没有太大关系,而与事件本身是不是关系到公共利益有关。而这个“关系到公共利益”,并不是记者发现、媒体报道出来之后才有的,而是事件一发生就天然具备的。

因此,新闻是客观存在的,其后续被记者发现、被媒体报道出来,只是新闻的延续和发展。

新闻的全部价值并不全在人知,新闻与人的关联和影响,是新闻一发生就已经有了的,并不是新闻被人知且传播之后才有的。

王老师关于金矿的比方很不利于支撑他的观点,金矿不为人知也是金矿,金矿没有被人发现之前确实不会对人产生影响,但油罐车混装工业油和食用油这个新闻即便没有被人发现也已经对人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这就是新闻与金矿的区别。

新闻一旦发生就天生带着对人的影响。新闻没被发现前,新闻的当事人、关联方都已经受到了实质性或潜在的影响,即便这个影响有时候当事人是明知的有时候却是被蒙在鼓里的。

一个新闻传播价值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新闻在尚未被传播前对人的影响的大小。其对人的影响越小,传播的价值越小,其对人的影响越大,传播的价值越大。

前不久,我写过湖北大悟县一个村庄里百余村民被人冒用身份注册工商资料的事情。这个事情被我写出来广为人知之前,对当事人的影响已经客观存在,很多被人冒名注册了个体工商执照的村民因此不能享受低保、申请大病补助等政策。我写不写这件事,这个影响已经早就存在了。

如果这些冒名注册的个体工商执照不对村民们造成任何实质性的影响,那我多半不会写,或者写出来也不会有后来那么大的影响。我披露该新闻后,数十家机构媒体纷纷跟进报道。正是因为新闻对人的影响并不受制于是否传播就已经存在,后期才有写作和传播的价值。

记者发现并报道新闻,可以帮助很多人认识到新闻的价值,但新闻的价值不是被记者或媒体创造出来的,而是天生的,被记者和媒体创造出价值来的所谓新闻,多半是假新闻。‍‍‍‍‍‍‍‍‍‍‍‍‍‍‍‍‍‍‍‍‍‍‍‍

大悟村民身份被冒用注册个体工商执照这个新闻,经过自媒体的发现和机构媒体的二次传播,让更多人注意到了,新闻本身对于村民这个新闻当事人群体的影响随即被改变,地方政府介入纠错、恢复村民们的“自由之身”、涉事官吏被问责,新闻对村民们的不利影响被极大消除之后,传播价值渐小。

所以,新闻对人的影响不是一成不变的,大悟这个新闻没有被人发现时对村民们的影响,经过自媒体的发现和机构媒体的报道被有效地改变了,这是新闻传播的价值。

新闻是客观存在的,新闻的价值与新闻传播的价值有重叠之处,但并非完全一回事。新闻本身的价值和新闻传播的价值一脉相承,新闻的传播价值是新闻价值的延续和发展,新闻价值经过传播之后会被改变。

新闻经过大众传播,其客观存在的对人的影响会被无限扩大,就形成了传播影响力。新闻传播的影响力,与新闻本身的影响力密切相关但也不是一回事,后期传播的技术、渠道、形式等对新闻传播影响力的影响更大。

参与讨论的读者中,还有些人重复了我的另一个观点:有些人说新闻已死,其实说的是媒体已死。我之所以要纠正“新闻已死”这个说法,是因为太多人混淆了新闻与媒体的概念与区别。

新闻一直客观存在,不管媒体存在不存在,只要被人写出来就能形成传播并引起社会关注。哪怕写出这个新闻的人不是记者、发布这个新闻的平台不是机构媒体,但新闻因为其自身有价值,一经写出、一经传播,必然会引起社会的关注,形成传播效应。

新闻已经改变了过去完全依赖媒体传播的老路子,形成了新的传播路径,所以媒体若死了会使得新闻传播的渠道减少,并不等于是新闻死了。

2019年年底,曾作文点名揭露一个在位的、曾担任过县委书记的副厅级官员涉嫌受贿,早期没有一家机构媒体跟进,孤身一人作战,但依然引起了关注和重视,有关部门派员到湖南与我见面了解了情况。半年之后,该官被抓,才有机构媒体跟进。

其实,诸君都可以写,每个人都可以并应该力所能及地发声,尤其是读书人,只要实事求是就行。很多人把新闻等同于媒体,恐怕很大程度上想推卸自己对社会的责任,认为批评监督社会的责任全在媒体与记者,而自己不是记者所以不必承受不发声的良心谴责和社会压力。

让更多人明白,发布信息的门槛极大降低,今日之新闻虽仍很大程度依赖机构媒体记者的发现和传播,但已经不完全依赖机构媒体记者的发现和传播,别总指望媒体和记者站出来发声,人人皆可皆应站出来发声,这就是我“重新定义新闻”的价值所在。

褚朝新

2024年7月12日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衣者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