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人到底要有多少钱,才能感觉到幸福?

薛倩 非虚构时间
2024-09-20

身边很多人,无论赚到多少钱,依然害怕,总是还要更多。这不仅仅是人性贪婪的问题,更是一种深层的恐惧,一种在原子化的社会中始终无法消除的不安,让我们只能停留在动物性的生存层面上挣扎……我们会隐隐觉得,人不应该把所有的精力耗在生存层面上,生活原本不应该是这样的。因此看到海德玛丽的生活方式时,很多人体会到巨大的震撼和解放感,原来人还可以活得这样自由!



在她身上,

我看到了巨大的自由和勇气

——《无钱幸福》编后记

文 | 薛倩


这本书上市前还在准备宣传材料的阶段,就被不少同事和媒体朋友问起。大家都表示对内容很期待,顿时让我有些忐忑。确实这几年“极简主义”、“消费降级”等话题很热,但是从普通生活中的“极简”到彻底的“不消费主义”还是有很大距离,而“不消费主义”本身其实也还不能完全概括海德玛丽老奶奶的生活哲学。


(德)海德玛丽·施韦尔默 著,吴珺 译


一些朋友期待的“治愈”“励志”,可能在这本书里根本找不到。她的生活方式需要极大的勇气去实践,甚至可以说,在绝大多数人那里是无法做到的。虽然对我来说,正是她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然海德玛丽自己不觉得“不可为”)的态度深深打动了我,当然我也很希望这本书被更多人读到,但是如果最后因为误解招黑还是挺让人惶恐的。所以想简单说几句。


最早知道海德玛丽这个名字,还是两年多前南周那篇采访不消费主义者丁红的文章。她为了践行不消费主义,曾经有六七年时间一直住在公司。丁红说,海德玛丽是自己的“女神”,一个“真正伟大的人”。海德玛丽“不用钱过生活”(living without money)的理念对她影响至深,帮助她撑过了人生最灰暗的时刻。


海德玛丽 图源网络


她不只创造了一个排除了货币的价值体系,而且解放了货币系统下被束缚的原本应该鲜活的意识。


我由此注意到了这位德国老人,开始搜集和她相关的资料,由此找到了相关的纪录片,又发现她有自传,而且居然几年前就在国内出过中文版!后来通过同行朋友辗转联系上这本书原来的编辑张慧敏老师,得到张老师的热心帮助(真的特别感谢!!)联系上了译者吴珺老师,顺利做了新版本出来。


从难民小女孩到精神偶像


其实从几个不同渠道得到关于海德玛丽的印象彼此之间是有些不一样的。如果你在国外网站上搜“Heidemarie Schwermer”这个名字,会看到很多她的景仰者的信息留言,似乎她已经是一个有无数粉丝的偶像级人物。而如果你先看的是Living without Money 这个纪录片,很可能你得到的又是另外一个印象。不少粉丝说这个纪录片导演经验不足,所以拍得不好,只记录了她的一小部分生活,没有深入到内核,没有展现出她巨大的精神魅力,挺失败的。


Living without Money剧照


但其实对我来说,真正被打动决定做这本书就是看到海德玛丽真实的形象。她没有掩饰自己的行为被人质疑、不被理解、孤独的一面,甚至被庸俗的媒体利用拿到电视节目上嘲笑的事件都完整呈现出来,她的真诚被当作主持人调侃的笑料,她因此而受伤的样子也清清楚楚展现在镜头面前。但另一个场景下,她在孩子们面前时却是开放而快乐的,面对天真的孩子提出的质疑也非常认真愉快地予以回应。就是这样一个人打动了我,觉得将她的人生展现给更多人看是有意义的。


这本自传则展现出一个更加复杂、立体、真实的海德玛丽。坦白说,作为一个以行为实践为主的人,海德玛丽的文笔并不是特别出色,直白朴实没有多少修饰,文采稍有欠缺,尽管依然能够感受到她强大的精神力量。


Living without Money剧照


海德玛丽的志业起点在她童年经历的二战难民生涯。从平稳幸福的家庭生活突然转到颠沛流离的寄人篱下,看尽人情冷暖。


我经历的现实却是另一个世界:有人向同类开枪扫射;有人把他人的一切都据为己有;有人酒足饭饱,却不愿把东西分享给其他饥肠辘辘的人。为什么我不得不放弃我的玩具?为什么我不得不数月饥寒交迫地挤在冰冷的车厢里,穿越那些尸横遍野的道路?为什么我那时会被人骂作“贱货”,难道就因为我是难民孩子,就因为我没有真正的鞋穿,只能以木屐为履?谁能说得清道得明呢?


认清残酷的真相后,很多人可能会转向更为现实、冷漠的人生态度,但是海德玛丽正好相反,这反而促使她下定决心要改造这个冷酷的世道:


我至今依然认为那些童话都具有象征意义。我认为每个人都可以让地球变得更美好,令生活更有价值。这一切,早在我孤单地守在那通往童话世界的树窝里时便领悟到了。直至今日,那一幕依然如在眼前,那个悲伤的难民小女孩怎样郑重地发下了一个大大的誓愿:我要尽我一切所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在那样的世界里,战争将不复存在,每个人都能有尊严地活着。


在今后几十年的人生中,她都践行着这个近乎童话的理想主义誓愿,既因此招来了质疑和嘲笑,也因此获得了无数人的尊敬。


她先后做过小学教师、心理咨询师,开创了不使用货币、以个体劳动直接换取服务的“供求交换中心”,一直到彻底放弃自己的财产,以“交换服务”过上一种不使用货币的生活,直到生命尽头。


Living without Money剧照


“不消费”并不仅仅是“省钱”


海德玛丽的这种“极简主义”、“不消费主义”的生活很容易招致误解,乍一听以为只是单纯的“省钱”,控制生活成本,把消费欲望压缩到最低,或者说就是“断舍离”。其实并不尽然。海德玛丽所提倡的生活方式固然也有针对地球有限的资源而减少奢侈浪费,对环保友好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套脱离货币体系的生活模式。


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社会中,由于金融产业的畸形发展,由于最富有的1%的群体对货币游戏规则的操控,使得很多产品、劳动服务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完全悖离。比如一名律师的服务时薪可能是一名管道维修工的上百倍,但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前者干的活的有用性真的抵得上一百个后者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Living without Money剧照


在这个社会上,有的人获得太多,有的人又得到的太少。海德玛丽提倡的脱离货币体系的服务交换,就是试图在劳动的实效也就是使用价值之间建立起新的钩连,以此来纠正一切皆以金钱来衡量,并且在资本的操控下愈发畸形的社会体系。正如她在书中所说:


贫富之间的差距可以通过交换来缩小,经济不富裕的社会阶层由此也可以买得起他们想要的东西——用他们的劳动来“买”,而不是用金钱。没有固定工作或固定收入的人可以用他们的劳动力来换取所需,就不会再感到自己在社会中是多余无用的人。……在我们这个物质过剩的社会中,通过交换可以减少物质的浪费,让大家更有责任感。每个人都会因此而慎思他真正需要什么,并把多余的东西转让给别人。交换与分享是一种可以令人摆脱孤独的方式。它把不同社会阶层、不同信仰的人联系在了一起。


这也印证了她的那句话:“我想改变的不是人,而是这个围绕金钱打转的世界。”


Living without Money剧照


在这本自传中,可以看到海德玛丽运用交换服务体系的许多有趣实例。比如,早年互联网还不够普及的时代,她需要通过电子邮件与全球各地的人建立联系,但是又没有固定的电脑也支付不了相对昂贵的上网费,她就和运营网吧的年轻人交换服务。


刚开始她想用做心理咨询的专长,可对方不存在这方面的需求。后来她就改成做饭、洗碗之类更符合对方需求的活。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颇为有趣的心理斗争,她担心自己这种行为是不是助长了年轻人的大男子主义习气,是不是在下一代面前宣扬“女人做饭,男人思考”这种过时的行为模式。她为此纠结不已,但终于有一天她想通了:


我不再试图扮演母亲的角色,这种角色我没法胜任也不适合去做。教育这些年轻人不是我的义务。我纯粹因为从他们那里得到了自由上网的乐趣,能够与这个世界进一步联系,所以想用洗碗回报他们而已,这并没有任何不妥。


海德玛丽 图源网络


再如,当她做出了“不花钱过日子”的决定后,本想可能以后无法再看戏了,但内心深处却不愿意放弃文化生活。于是她在自己组织的交换圈成员名单中反复搜寻,找到了一位剧场灯光师,对方答应带她到剧院后台观看演出,由此解决了她的文化需求。海德玛丽一再提醒我们,“不消费主义”并不是压抑和取消自己的合理欲望,而是寻找到用金钱消费之外的途径来满足它。这有赖于人们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社区关系,重新打破原子化的状态结合在一起。也正因此它对资本主义体系是有颠覆性的,尽管在其初始阶段效果还颇为微弱。


当然,她组织这样交换圈的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每个人能够提供的服务和专业度是不一样的,同时对接受服务的专业度要求也不同。比如有一位成员需要房屋清洁服务,这看起来很简单,但为其提供服务的成员干了三个小时的活,却依然打扫得差强人意。需求者最后只好花钱雇了一位专业女工,把人家半小时就把活麻利地干好了。这位成员从此以后就不再来参加活动了。这也让海德玛丽反思,如何确定“胜任”工作的标准、干活要多快才算达标。而且,对于那些工作节奏都和正常人不一样的残障人士来说,这又如何来衡量?这些都不是那么简单能回答的问题。


海德玛丽 图源网络


在现实中建立交换圈并不是如想象一个乌托邦那么简单。成员们之间会争吵,会为付出和收获的不平衡而抱怨,会因对议事规则理解的不同而互相指责,更不用提拉帮结派等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海德玛丽几乎把所有的坑都踩了一遍。有些问题得到了好的解决,有些问题始终没有找到大家都认可的解决方式。但也因真实,使其成为一份弥足珍贵的记录,特别是对那些有兴趣做民间活动的读者会从中获得重要的学习经验。这也是这本书不仅仅是限于介绍一种生活方式那么简单,而是具备层次更丰富的理解空间的原因所在。


把自己作为方法的试验


在组织交换圈活动多年后,海德玛丽又进行了一项更为惊世骇俗的挑战。她放弃了自己的财产,彻底过上了居无定所的生活。这项试验首先源于在交换圈活动中,很多会员都请她去帮忙看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请她陪伴居住,这也让她意识到可以有不要自己的屋子生活的可能性。以此为契机,她想先尝试一年时间无钱无房的生活方式。在尝试了一年发现完全可行之后,她决定继续这样生活下去,一直到生命的尽头。


更令人咋舌的是,她还主动放弃了自己的医疗保险。这一行为带给人的冲击更大。原本不少人认为,海德玛丽之所以敢作出这样放弃财产的挑战,是因为她身在福利保障比较完备的德国。但是她停了保险,连最基本的保障都放弃了,这就太令人费解了。



如何理解海德玛丽这样的生活方式呢?


2015年她接受中文版译者吴珺的采访时曾经说过:


我并不是想劝大家都想我一样放弃金钱,那是不现实的,我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激励大家尝试新的生活方式,探讨新的解决方案,共同改变这个社会金钱至上的现象。


对我来说,海德玛丽带来的冲击是在两个层面上。

一个是对现有的资本主义体系的挑战。其实这是对社会矛盾有所察觉,包括很多学院派的人都思考过的问题。虽然很多人都会说资本运作逻辑的弊端,但除去已经被证明失败的途径,我们还有其他选项吗?虽然也有人构想宏观层面的体系,但是落地极为困难,因此往往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海德玛丽“交换服务”却是一种现实可行、而且在微观层面上就可以着手实施的活动。当然正如书中所提,交换圈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些都需要更多的实践者、组织者去尝试和克服。


另一个是个体层面上更深刻的冲击。现代社会,几乎每个人都生活在巨大的不安全感之中。我们需要竭尽所能为自己的生活织一张安全保障网,买各种保险,背负几十年的房贷,即使如此依然害怕意外导致的伤害,害怕老无所依的悲惨结局。为此我们拼命赚钱,像踩在滚轮上的仓鼠一样停不下来,还没来得及好好体验世界、体验生活,却发现自己最好的时光已经过去了。


还可以看到身边很多人,无论赚到多少钱,依然害怕,总是还要更多。这不仅仅是人性贪婪的问题,更是一种深层的恐惧,一种在原子化的社会中始终无法消除的不安,让我们只能停留在动物性的生存层面上挣扎。这固然有社会体系的问题在,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但必须在另一个维度上讨论了,这里姑且不说。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会隐隐觉得,人不应该把所有的精力耗在生存层面上,生活原本不应该是这样的。因此看到海德玛丽的生活方式时,很多人体会到巨大的震撼和解放感,原来人还可以活得这样自由!


其实在这本书上市前,编辑部和小范围的读者圈里大家也讨论过这个问题。有人说,海德玛丽之所以敢过这样的生活,是因为她生活在福利保障很好的发达国家。但其实她很早就把退休金全捐了出去,而且一直到晚年罹患癌症前都过着完全没有保险的生活。在现代社会中,这是一种需要巨大的勇气的行为。但其实,她只是提醒了我们还有另一种生活方式,而且这种方式在人类历史上早已存在。


Living without Money剧照


《婆罗门书》中有句话曾被引用在中文版《悉达多》的封面上:


流浪者的双足宛如鲜花,他的灵魂成长,终得正果,浪迹天涯的疲惫吸取他的罪恶,那么,流浪去吧。


在黑塞笔下,已经坐拥巨富的悉达多某日坐在自己花园的树下,忽然想到,我居然占有一棵树,占有一座花园,这难道不是非常愚蠢吗?于是他放弃了一切重新开始流浪,并且获得了自由。


同样,海德玛丽二十年无车无房无保险的生活,绝不是一些人想的那样浪漫。但是她身上体现出的这样巨大的自由和勇气,却切切实实让人从灵魂深处感到战栗。我无法忘记初次在纪录片中看到海德玛丽影像时候的冲击。当时我还不太明白这是什么,她的真诚,她的受伤,她的勇敢和自由,都让我感到震撼。


后来和我一起看纪录片的朋友跟我说,这个老奶奶身上有宗教性。真是一语击中,恍然大悟。确实,不在于她的信仰是什么,她的存在本身就体现出一种属于圣徒的神性。也许在昨日的世界中,这种特性并不罕见,但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它却是稀缺的,以至于很多人即使遭遇到也无法识别。但它依然是一种震撼,一种感召,让人重新去思考生命与灵魂这些古老的问题。


就像一位读者朋友评论的那样:


如果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那样自由的人在自由生活着,知道有人在自己想要去的那条路上走得特别远,就不会那么慌了。



《无钱幸福》

作者:(德)海德玛丽·施韦尔默

译者:吴珺

ISBN:9787532791491

出版时间:2023年3月

上海译文出版社

 

内容简介:

海德玛丽1942年出生于东普鲁士,两岁时为躲避二战战火举家逃难,在颠沛流离的难民生涯中体会到贫富不均的炎凉世态,并立志改变这一金钱至上的世界。她曾担任过小学教师、心理咨询师,开创了不使用货币、以个体劳动直接换取服务的“供求交换中心”并风靡德国。此后她进一步挑战人类追求安全感的本能,散尽家产,以“交换服务”过上了一种不使用货币的生活,直到生命尽头。这一“以自己为方法”的试验为其招来不少质疑的同时,也因其真诚与勇气赢得了许多年轻人的敬仰和效仿,并推动了全球不消费主义风潮的兴起。

本书为海德玛丽晚年自传,曾被译为多国语言热销,并于2008年获得意大利蒂齐亚诺·泰尔扎尼和平奖。

 

作者简介: 

海德玛丽·施韦尔默(Heidemarie Schwermer,1942—2016),德国作家、心理咨询师、不消费主义倡议者。出生于东普鲁士的梅梅尔,曾做过小学教师,接受过心理治疗师培训,并在多特蒙德建立了自己的心理诊所。1994年,她创立了“供求交换中心”。两年后,她放弃了自己的财产,践行不消费主义,直到生命的尽头。其自传作品一经出版即在德国成为畅销书,并被翻译成英语、荷兰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韩语、日语等多种版本。


长按扫码进入译文旗舰店 

优惠购买👉

延伸阅读

译文纪实系列书目 | 2013-2022存到多少钱你才敢退休?没有钱的人生可能实现幸福吗?
如果我失去了我所拥有的,那我是谁?
只有买买买,才能带给我们快乐吗?在日本,每年有10亿件服装未售出便被丢弃买房让日本人幸福了吗?
你是否也在“为房所困”?

扫描下方二维码

添加“废墟狗”为好友
第一时间了解新书资讯与优惠消息



点击关注“非虚构时间”👇

👇👇 戳“阅读原文”·进入“译文纪实”专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非虚构时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